设为首页
联系站长
收藏本站
首 页 关于本站 本站备忘 站名题字 名家题赠 网上展厅 作品拍卖 综合频道 教学频道 留 言 板 论坛频道
  现在位置:各抒己见 > 书法“价值”谈
 
   

书法“价值”谈

□ 孔之见


硬笔书法天地网 http;//www.ybsftd.com 2002年7月17日


  书法是艺术,艺术是无价的,这是人们常说的,按“价值”理论,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有“价格”,只是高和低之分。如王羲之的“兰亭序”、或专供皇上欣赏的“三希堂”等一些国宝级文物,是无价之宝,“价值”就高。一些没有名的、作品低劣、粗糙的,是没有价值的,或“价值”很低。 

  判定书法是否有“价值”,这是一门学问,要弄懂分清作品优劣,那得下一番功夫。像徐邦达那样的鉴赏家见过很多常人见不到的书画作品,对书画作品的鉴定有很深的功夫,也是常人无法达到的。但这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。简单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: 

  一、是否有历史价值。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影响的人物的书法,如当代的有影响的美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女士钢笔手书,放大刻在中国的碑林中。 

  二、是否有艺术价值。如当代的布衣白蕉先生其书法高度可称之当代的“王羲之”。 

  三、是否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。如于右任先生,即做过行政院长、同时又是大书法家。 

  从中国的书法历史看,那些有名的书家留下的作品都具有历史“价值”,同时又有艺术价值。从此而言书法的“价值”,是要经过历史的筛选,才能断定她的含金量,否则,很难说清是否具有真正的“价值”。所以投资书法作品一定要慎重,今天看来很有名的,或许明天就没有名了,今天没有名的,或许明天就有名了。今天有名人的作品的价位很高,少则一两千,多则四五千,是否有投资价值就很难说了,而且大量的求购者购得的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。这时我想起了“股市”,越是最红火的时候,风险也就越大,也是最危险的时候,“股市”天天长,就是让人失去理智。如同筐下放着好吃的食物,引诱鸟儿来觅食,贪吃的鸟儿往往被美食所吸引,其目的是套住贪食的鸟儿,幸运的鸟儿会在被扣住之前逃脱,不幸者就成为贪吃食物的牺牲品。 

  “投资”就是要求回报。一个精明的“投资”着,往往在不经意处下功夫,投资少,回报多。如:有人“买股票”是看股市里几乎没有人了,去买,等股市里人头串动、人满为患时,去卖,轻轻松松挣大钱。这如吃甘蔗,光吃中间的那一段,把高处的留给别人吃。我有一个朋友是做集邮和古钱币的,很有眼力,低买高卖,把品像好的留下,品像差的买出,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。以集邮和古钱币来养集邮和古钱币,即增长了知识、陶冶了情操,又赚了钱。还有的不懂“投资”,见人买也买,只买不卖,结果占用了大量的资金,不但挣不到钱还要陪钱。投资是一个生意,有高潮也有低潮,只进不出不是投资,进进出出才能搞活,像水一样,流动则活,不动则死。目的就是赚钱,这是“投资”的原则。 

  “价值”决定着“投资”。书法价值怎么定,这不好说,同是一个人,找到家里四尺条幅标价几千,可到XX交易会上展销,竟没有成交。另一位先生想在《XX书法》杂志上发表作品,一位经纪人说:你只要买XX先生的十幅书法作品,一幅三千,共三万就可以。还有的书家到某地去讲学,不忘推销自己的作品。自称我的作品的价格在家是X千元,对自己的学生(或同道)优惠,500元一幅、200元一幅;印章800元一枚等。不同的书家价格也不同,现场交易,一会儿几十幅作品或印章一挥而就。不过现场交易确实便宜,如果到家去买,价格是不可以谈的,几千就是几千。价格是怎么定的不知道,都是谁买的?搞不清楚。笔者问过一位当地的书家,这些作品你买吗?回答是肯定的:不买。那谁买哪?没有证据,也不能乱说,只有自己猜测而已。有一次一位画家来访,笔者和他谈起了画和画的销售情况,画家谈起自己的卖画经历:有人要两幅XX画,他按主人的要求画完,去和买画人见面,一个是XX局的局长,一个是印刷厂的厂长。当面谈好价钱一幅3000元,两幅6000元。局长看后很高兴说:好!厂长就从兜里拿出6000元钱,当场交给画家。还有一次和朋友到了南方的一个大城市,和当地的X局局长吃饭,在饭局上朋友介绍其画家,并拿出画家的画展示,局长赞不绝口,说这两幅都要了,一幅3000,两幅6000元我要定了怎样?画家对这样的买主的爽快当然很高兴,说:好!好!局长拿出6000给画家,当场交易成功。啊!明白了,原来是这样一种情况。 

  我去过古物市场,在那里可学到真正的“投资”和“价值”的关系,学到识别真假的能力,各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,真与假由自己判断,买与卖也由自己决定。我看到有很多“赏玩”高手,用很低廉的价格买到很好的东西。如一块河田玉印章,篆文、刀工极为漂亮,30元钱搞定。有一天笔者花了210元也买了一枚小玺印,银质,龟钮。龟钮纹理清晰,做工讲究,栩栩如生,漂亮至极。印面是凿印,印文是:“王X”,我请郑大的教授,殷商文化研究所的专家王蕴智博士鉴定,他说也没有见过这个字。看来中国文化确实博大精深,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,去研究。有人要买,可我不卖,我是欣赏者,不是投资者,要的是精神享受,自娱自乐。在古物市场上一枚好的汉印,价格在500元左右。另外,我还掏40元买了一枚桥钮、铜制、朱文、汉铸印,也很漂亮。近几年没有时间去过古物市场了,不知现在行情如何,但我想,比现代篆刻家的作品要便宜很多。 

 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“价值”。古玩也是如此,不同的年代、不同的时期,“价值”也不相同。有的值钱,有的不值钱。如在鼎盛时期,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,物品丰富,有很多精美的东西产生,其物品“价值”就大。在兵荒马乱时期,人们吃都吃不饱,物品贫乏,不可能创造出好东西,其物品“价值”就小。现代的书法也是如此,有的值钱,有的不值钱。另外,不一定价钱高的就值钱,价钱低的就不值钱,关键是看质量、水平如何。而现在不是这种情况,书法交易大多是“暗箱操作”,买书法的不挂书法,不买书法的而挂书法,没有真正走向市场,离老百姓很远,这不利于书法的振兴。离老百姓近的还是哪些民间艺人的“彩色的鸟虫字”,用一块皮子,沾上不同的颜色,画出鸟、虫、草连成字,是名字,警句等,二尺3元,生意尚好。可书法没有走向街头,没有走向人民大众。这里有很多原因,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“观念”的问题。上次和书友聊天就谈到这个问题,他说:“在美国街头上‘鼓手’的技术,到中国来都是第一流的。”这话虽有些夸张,但不无道理。我说:“中国的那些书法家一幅字几千,到美国靠书法是否也能生活?”“那肯定不能!”他坚定的回答。我又说:“在中国几千一幅的书法作品,在市场上公开销售,能抢购吗?老百姓买吗?”“那肯定不买!”他又坚定的回答。试问胡长青的书法几千一幅的都卖给谁了?是否从国家的腰包装进了自己的腰包。 

  书法的“价值”,只有真正地走向市场,走向老百姓,书法作品才能体现其真正“价值”。

  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
孔之见与长乐斋 

2002年7月15日15点20分完稿


[2002-7-15-16:37:57 - 来自 202.110.90.77 - 孔之见]

 

 

武宏伟(孔之见)艺术简介


版权所有 (C)1999-2005 www.ybsftd.com《硬笔书法天地》网站 站长:史洪清
通信地址:辽宁省东港市1号邮政信箱 邮政编码:118300
联系电话:013842548997 电子邮箱:ybsftd@163.com ybsftd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