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繁體中文
首 页 综合频道 展览频道 教学频道 书画市场频道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淘宝专卖店 王者书法笔

  当前位置:作品拍卖 > 硬书网上拍卖随想

   
 

硬书网上拍卖随想

■河北宣化 潘 灯


硬笔书法天地网 www.ybsftd.com 2003年 5月 5日


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,因特网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,什么网上购物、网上读书、网上聊天……真是应有尽有,大概现实生活中与人们有关的,都可以在网上查询、交流。网上拍卖这是近年才有的事。
去年10月底由浙江高甬春先生首开的硬书作品网上拍卖,更是给硬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虽说作品成交价格不高,但这种新的尝试,无疑给硬笔书法艺术的定位敲响了划时代的一槌。作品的成交,永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,其意义是深远的。我想,所有硬书爱好者都会对此举表示赞同,大声疾呼:好!

  商品从研制到投入生产,为的是打开市场;艺术品从酝酿到形成,为的是它能很好地存在。商品能否让消费者满意,艺术品能否让观众认可,这都取决于“产品”本身所具有的价值。谁都不愿花钱买毫无价值的东西。商品能卖出去,说明人们需要它;艺术品能卖出去,说明有人欣赏它。硬笔书法作为一门新型艺术,它从兴起到普及,也就20多年的历史。虽然在此之前,已经有好多有志之士对硬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但都还不能打破硬书广泛进入市场的僵局。高君“高瞻远瞩”,把硬笔书法作品利用网络推向市场,首先,他的勇气是值得钦佩的。同时这也表明,硬笔书法艺术已经为大众认可,并具有相当艺术价。其实,硬书拍卖早在2年前就已形成,当初在山东烟台举办的拍卖会上,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正良先生的《孙子兵法》就以22000元的高价成交,这足以说明硬笔书法艺术是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。而今把硬书作品拿到网上拍卖,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,怎么说都是为硬笔书法艺术走向市场,开辟了全新的道路。

  硬笔书法家把自己的作品拿到网上拍卖,这本身就是一种广告效应。从硬笔书法天地网(www. ybsftd. com)进行拍卖的作者群来看,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可谓痴心不改。像大家比较熟悉的邹慕白、陈文轩、余中元、彭洪顺、李庆绿等诸君,都在书坛用心耕耘着自己的一亩半分地,且都硕果累累、有所建树。他们所拍作品其收入均无尝捐献给了硬笔书法天地网,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硬书作者在网上拍卖自己的作品,其并不是为了赚钱。他们大都有两种心态:一是以实际行动支援硬笔书法艺术事业,以此来推动全国硬笔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;其次是给自己作广告,扩大知名度,加强与外界的交流。恕我直言,后一种心态的人可能占大多数。这无可非议,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,把自己推出去让世人了解自己,只要问心无愧,这又未尝不可。事情的关键是硬书作品拍卖,还刚刚起步,亟待有关组织尽快制定相关措施,以此来规范硬书艺术市场。否则,良莠不齐、鱼目混珠,定会扰乱整个硬书艺术市场的秩序。所以,在网上拍卖的作者,首先要全方位的衡量一下自己,看自己的水准是否够格,要有“自知之明”。笔者在网上见过一些拍卖作品,说实话,不敢恭维。有的作者炼字还不到10年,不知“书圣”是何人,仅凭在一次全国性的书赛中有幸获奖,便飘飘然起来,不是沉下心来打基础,而是“追名逐利”,招摇撞
骗。这样的作者其字又有何价值呢?要知道,书品和人品是相辅相成的。古之秦桧,今之胡长清,他们的字都曾显耀一时,当其丑恶的心灵大白于天下时,又有谁还会对他们的字感兴趣,当家珍收藏呢?

  衷心祝愿硬书作品网上拍卖一路走好!
 

[本文原载《中国钢笔书法》总第123期《艺苑茶座》话题:“硬笔书法作品网上拍卖”]
 


 

版权所有 (C)1999-2010 www.ybsftd.com 《硬笔书法天地》网站  站长:史洪清
通信地址:辽宁省东港市1号邮政信箱  邮政编码:118300
联系电话:13842548997  电子邮箱:ybsftd@163.com  QQ:309800123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:辽ICP备05000068号  网站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