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陈泽忠印象 |
|
作者:文/郑可春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4-06-24 12:16:11  |
|
结识陈泽忠先生,是我的幸事。
先生作品淡淡的、雅雅的、平和的、与世无争的,出入魏晋,意境高远, 让我一下子想到“书道”这个词。感觉中关于“书法”名称的演变:书(汉以前)——书艺(汉以后)——书道(魏晋以来)——书法(唐以来)。以魏晋玄学为基调的经典“书道”一直是我们鼎礼膜拜的楷模,中国人是,日本人更是,瞧那日本国管书法仍然叫“书道”,可见比我们还虔诚,看二回中日硬笔精品联展:日本方的作品一样的平和、内敛,可见意不在书而是精神啊!而泽忠先生不正诉说着这古老而年轻的故事吗?
这其实是一个取向问题:
是学精神?还是学方法?
文豪鲁迅意不在书,天真灿漫,自然随意,却能碑帖相融,书卷气息、金石气息都能找到,其实更重要的是体现着民族的精神!
贾平凹禅意兑现,平民的,大众的,质朴的不能再质朴,“民间”的朴、拙,大家伙儿喜欢,何需法度森严来规范呢?
柳公权法度严谨到极点,几人能学啊?难学啊!启功学了,还不是要加点小王的气息!人们更多地却记住了“心正笔正”的故事和精神!
……
泽忠先生深谙此“道”,且是一位高手:已经手握胜券了!
因其一直还在“练心”——
喜欢把玩魏晋名帖,喜欢揣摩当代人法帖(如朱勇方等),喜欢一个人静静地伏案“写心”……
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河边走、在林中漫步、在青草上踏过……
——“亲吻”自然。崇尚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崇尚“见素抱朴”,崇尚无人工斧凿之痕的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之美。
更为可贵的是:看淡名利——大赛、展览中很难找到他的身影,不喜欢表现自我吗?不是!是没有信心吗?也不是!
——厚积薄发也。他在不停地临帖,极少创作。他深深知道:人是追求自由的,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自由,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约。人们在创作时总喜欢我行我素,独来独往,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。但你总不能写个自由体吧——“无古无今”?!创作总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吧,这个方法和规则从哪里来呢?先生找到了唯一的答案——临帖,从前人的经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规则,然后加以改造和利用,发展成为自己的东西,表达自己的思想。
他在传统中找着自己的自由,因而只要是其创作出来的作品,总能看到其“我写我心”,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。尽管他的作品还不算完美,比如线条尚需锤炼,整体协调性尚需增强等等,但它是积极向上的,充满着活力。我认为,这就是美的!难怪一些慧眼识珠的收藏者,收购他的作品。因为,他们知道,这样的作品必将升值!
他是自由自在地享受着书趣。他还是一个热心人。
——作为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网的编辑,为该网站的建设他付出了大量劳动。是他,让网友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精彩作品;也是他,让人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理论文章,让人收益非浅;还是他,让人们快速地了解书坛信息……可贵的是,他不计较个人得失,只知付出,不求回报。因为他是个热心人。
他更是一个实践者。其和陈愁予策划成立了沐风行国际研书室,在众多硬笔书法组合中是较具特色的网络组合。成功接手并打造了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网,通过他们的的辛勤劳动使该网成为人气渐旺的硬笔书法专业网站;还成功组织了一些在线会员团体参加第一届“绿天杯”中国硬笔书艺书论大赛和第六届“文华杯”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奖赛;并参与组合成功编辑出版了《200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年鉴》,享誉硬坛。
他还是一个推动硬笔书法作品价值实现的积极探索者。
——其最近在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网发起了一个“硬笔名家作品特惠”活动。这项活动一推出后,即引起了收藏者的广泛关注,在相当短的时间内,即卖出了不少作品。我想原因有:形式好。标价出售,不同于拍卖,我出价了作品就是我的了,拍卖在一段时间内不确定;名家奉献,愿意拿出精品。价格低,作品超值,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。这对硬笔作品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,无疑是很好的举措。当然,这种方式还有待观察,但已经有了好的开头,这已经很重要了。这些,来源于先生的“英明”策划。 ……
——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陈泽忠先生。(作者单位: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)
|
|
文章录入:ybsftd 责任编辑:ybsftd |
|
|
上一篇文章: 成熟的人和成熟的字 ——记福建黄开诚 下一篇文章: 书法奇才雷超荣先生印象 |
|
|
【字体:小 大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